当前,电子产品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家庭内普遍缺乏电子产品使用与管理理念,长期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如何让电子产品成为工具而非“枷锁”?5月24日下午,2025年滨江区家庭教育指导周“息屏养慧 幸福生欢”专场活动在高新实验学校举行。

活动深度聚焦孩子身心健康、真实世界互动及家校社共育的核心意义,高新实验学校提出“幸福方程式”理念,依托家校社协同力量,为家长提升亲子沟通质量、做好电子产品“息屏”管理提供行动指引。

在现场致辞环节,浙江省杭州高新实验学校书记赵忠围绕"家校社协同构建家庭幸福方程式"提出教育主张,强调通过提升沟通质量、强化情绪管理、合理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构建家庭幸福生态。在实践路径上,学校创新打造"闲暇共育体"省级成果,建立家长人才库、校企协作联盟及社区实践基地,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网络。

赵忠书记在现场向家长与学生倡议:做成长型家庭,放下完美父母的焦虑,把家庭当作学习共同体;尝试通过"我观察/感受/希望"句式表达需求,构建沟通型家庭;特别呼吁家长与孩子建立"屏幕外的真实陪伴",主动加入家校协同育人,创协同型教育生态。

随后,北大信研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实验室特聘专家蒋严忭围绕“亲子携手:智慧用手机,共探成长”展开专题讲座,根据实际问题建议家长以“息屏”为契机,引导孩子将电子产品转化为成长工具,让“息屏”成为构建真实互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关键动作。

滨江区人民检察院王依宁检察官结合案例开展《预防网络犯罪》宣讲,强调网络安全与价值观引导对“息屏”后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呼吁家校社协同筑牢法治防线;滨之社区汤佳彬老师展示“幸福工具箱”,介绍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坊如何通过线下活动,为家庭“息屏”提供第三方沟通场所,助力家庭解决问题。

高新实验学校副校长叶琳现场阐述了幸福方程式的内涵:幸福值=(亲子沟通+情绪稳定)×(社会支持-电子产品)。她强调,亲子沟通与情绪稳定构成了家庭幸福的奠基石,社会支持是家庭幸福的助力器,对电子产品的智慧管理则是家庭幸福的调节剂。同时,叶校长也在现场倡议: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共同设定一个家庭“息屏日”,将“息屏”转化为可落地的家庭行动,用滨江区教育局创新提出的“屏安”成长十约定来守护幸福温度。

此外,在活动现场还为家长和孩子们特别准备了情绪疗愈体验,通过压力测试、大脑spa、情绪调节反馈、团体心灵游戏等活动,家长和孩子能够有效了解和缓解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学会以更健康、积极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在孩子青春期这个阶段,作为家长也需要成长。”一位七年级学生家长在活动后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也为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了解到如何更好地跟孩子相处,用好“电子工具”,增进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