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李林(1915—1940),福建龙溪县人,出生于华侨家庭,回国求学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后加入八路军,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政委等职。1940年为掩护群众与战友突围,战斗至弹尽,壮烈殉国。
编者按
80年前的烽火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歇。那些浴血山河的英雄身影、前赴后继的抗争故事,早已熔铸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海峡少年》周刊推出“AI赋能红色记忆·新时代的抗战精神传承”系列报道,聚焦新时代如何让抗战精神薪火相传,见证红色基因在科技赋能、代际传承中焕发的勃勃生机。那些闪耀着信仰之光的瞬间,那些激荡人心的传承故事,都将在此一一呈现,与您共赴跨越世纪的精神对话,共同感受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台海网7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陈素婷 杨鸿沣 实习生 林梦萍/文 陆军航 叶鑫洋/图)当烈士的音容“笑”了,孩子们的眼眶却红了……近日,一场致敬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巾帼大宣讲活动在集美中学李林园开展。
借助AI技术,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鲜活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温情回应着孩子们的声声呼唤。活动由厦门市妇联携手海峡导报打造,融合了政府、媒体、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让英雄事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在不同代际间传承焕彩。
集美区妇联、集美中学、海峡导报社、海峡导报融媒·滨东小学七色花教联体小记者团、集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等各界人士30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AI与红色教育深度“碰撞”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徐徐展开
当AI技术与红色历史教育深度“碰撞”,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徐徐展开。
活动精心创作的“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AI短视频一经发布,便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画面中,少女李林在集美求学,开始参与进步活动,并从厦门出发,身体力行实践“教育”与“救国”。然而,危如累卵的国事最终让她离开了“大后方”。转瞬间,身着戎装的她跨上战马,腰间别着手枪,率领游击队穿梭在战场的硝烟中。马蹄扬起的尘土与炮火交织成壮烈的图景,将革命者的坚定与柔情诠释得淋漓尽致。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以全新的数字化形象,跨越时间的长河,鲜活地呈现在众人眼前。通过这种前沿科技手段,李林烈士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段事迹,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感可知的英雄形象。
从厦门求学的热血青年,到浴血奋战的抗日将领,再到生命最后关头毅然策马吸引敌人火力的决绝背影,AI技术将她短暂却璀璨的一生,以电影般的叙事节奏立体呈现。她的精神内核得以更生动地传递,大大拉近了与场下莘莘学子、各界人士的距离。
青春信件与AI“李林”的嘱托
成为连接当下与历史的珍贵纽带
活动前期,集美中学举办了以“与李林的时空对话”为主题的征文活动,100多份满载青春热忱的信件,成为连接当下与历史的珍贵纽带。
活动现场,集美中学学生代表张子悦手持信纸,将如今的盛世景象娓娓道来:“您战斗过的土地上,高楼林立,书声琅琅;您保护的百姓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有了航母、航天飞船……您看,您当年用生命守护的火种,如今已经化作满天星光……我们这一代人会继续奔跑,带着您的期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勇往直前。”字字句句,既是对先烈的深情告慰,更是新时代少年的庄严承诺,让现场听众无不动容。
最震撼人心的时刻,莫过于AI复原的“李林”跨越时空的回信。在光影交织中,“她”缓缓从泛黄的侧脸戎装旧照中转身,面容由模糊变得清晰,嘴角扬起温暖的笑意。“她”说:“我看见了!看见你们坐在明亮的课堂,用VR技术触摸我曾战斗过的晋绥山川。我听见了!听见平鲁乡亲们屋檐下的笑语,听见新校舍里的琅琅书声……替我亲吻集美学村的凤凰花瓣吧。此身无悔赴山河,愿君振翅向苍穹!”这番跨越时空的嘱托,如同一束光,照进每个人的心底,让在场众人热泪盈眶。
现场还启动“时光信箱”,学生和来宾们把信件投入,架起了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的桥梁。正如集美区妇联主席林幼治所说,活动远不止于缅怀先烈、回望历史,还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时代使命。
海峡少年讲述抗日英雄传奇
用青少年的视角点燃观众的感动
活动现场,一支由多元力量组成的宣讲队穿行在李林园苍松翠柏间,驻足于李林纪念馆泛黄的照片与珍贵遗物前,以独特的叙事视角、饱含深情的解读,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娓娓道来。
其中,海峡少年小记者宣讲员们尤为亮眼。他们眼神中闪烁着崇敬与热忱,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从青少年的独特视角,讲述李林从华侨少女成长为抗日英雄的传奇历程。“原来李林阿姨在这里求学时心中就萌发了报国的红色种子”“她带领游击队打了那么多胜仗”,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讲述,点燃了现场观众心中的感动。
这支阵容强大的宣讲队,还汇聚了厦门市妇联鹭岛姐姐“近邻”宣讲团的知性风采、集美区妇联宣讲员的细腻讲述、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宣讲员的权威解读,以及集美中学校园宣讲员的青春朝气。多股力量交融,编织出立体鲜活的英雄叙事网。
海峡导报融媒·滨东小学七色花教联体的小记者们,更是深度参与活动全程——7月3日,教联体“跟着电影去旅行”研学夏令营正式开营,这是该教联体成立后的首次研学主题活动,也是其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阅读《李林传》、观看《华侨女英雄李林》影片,小记者们在字里行间与光影流转中,触摸这位巾帼英雄的精神脉络,现场见证AI技术对历史的“复活”,活动后将心中千言万语化作滚烫的文字,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政教育。
科技赋能、多元参与、深度体验创新模式
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AI技术让新时代少年能‘面对面’了解李林,使英雄形象愈发亲切可感,英雄不再是课本上的遥远符号。”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李瑱瑱感慨道,“这种创新形式拓宽了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激励着孩子们从仰慕英雄,到以实际行动成为英雄精神的践行者。”
此次活动以科技赋能、多元参与、深度体验的创新模式,不仅让抗战历史铭刻于心,更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AI技术与传统宣讲的融合,构建起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场景,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当活动的掌声渐渐平息,科技与历史交融的红色种子,已在每个人心中深深扎根,并将于时代沃土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