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山东威海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存在“丁义珍式”窗口。
该视频显示,检验科工作台前,一名男子蹲在地上,趴在窗口和里面戴口罩的医护人员在沟通。

有网友称,“没想到《人民的名义》里的桥段,现实中真的有,呼叫‘李达康书记’”。
据了解,“丁义珍式”窗口出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人物丁义珍设计的光明区信访局窗口低矮没有椅子,来访群众只能站着弯腰低头和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说话。
电视剧播出后,“丁义珍式”窗口成为流行语,也特指一些设计不合理、导致市民不便的公共设施。

8月25日,记者联系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答复称:“这个是医院统一设计的,窗口是预留空间的,患者不需要蹲着。正常说话,隔着玻璃,我们窗口是可以听到声音的。”
记者联系院办,对于这样的装修设计,工作人员并未感到医患之间沟通不便,“医院里面就是这样设计的,不仅我们一家,当时就这样改装的。但具体我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8月25日,威海妇幼保健院门诊部工作人员回应,承认缺乏人性化考虑,闻过即改,院方已决定加装对讲机。“患者不用低头,直接对着对讲机讲就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提的是个好的建议,我们也觉得是个问题。就这么一个检验窗口是这样的,别的科室不存在。因为检验科需要放标本,怕洒了”。
近年来,“丁义珍式”窗口问题屡被曝光。据此前报道,全国多地医院存在“丁义珍式”窗口。



对此,极目新闻发评论称,这样的窗口设计都反映出医院公共服务意识的薄弱,没有真正为患者提供尊重和方便。事实上,将窗口设置成正常高度,配备上相应的座位,不仅能让患者办事舒心,也更有利于缓解日渐紧张的医患矛盾。
人民日报也曾刊发评论《让窗口回归服务》。针对现实中的“丁义珍式窗口”,文章说: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的窗口并非主流,但只要还有一个,干群间无形中就多了一层隔膜。“改的是窗口,转变的是服务思维。发现并整改好‘丁义珍式窗口’,窗口便能真正回归其为人民服务的本义。”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樊星)综合:华商报大风新闻、极目新闻、人民日报、九派新闻、封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