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正当外界讨论人形机器人赛道是否进入“降温期”时,产业内却一派热火朝天。7月下旬以来,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密集传出重量级消息:优必选拿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智元机器人或将“借壳”上市,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而资本市场也再掀高潮,京东一天之内出手三家企业,带动7月具身智能融资额再上新高。

这背后,是行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的转折加速,也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从“亮相”迈入“交付”的深度跃迁。

9千万元,刷新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

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日前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显示,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这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7月17日,优必选宣布Walker S2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并表示计划今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智能制造产业。此前,优必选WalkerS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进入蔚来、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车厂,参与质检、贴标等任务;4月下旬公司正式与采购方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所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与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相关产品将用于汽车工厂的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等环节。

此外,7月13日,优必选也透露,其面向科研领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今年预计交付将超300台。结合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Walker S2和商用人形机器人Walker C,为了更好满足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大量需求,优必选向记者表示,正全力建设产线和扩充产能。

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开始走出实验室,直面市场需求与场景落地挑战。多个来自政府、高校及大型企业的采购项目频繁披露,中标金额不断刷新记录,预示着行业正迈入一个更务实、可交付的阶段。

7月11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项目总预算高达1.2405亿元(含税),是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迄今公开的最大单笔(招标)订单。据悉,该项目分为两个标包: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由智元机器人以7800万元中标;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由宇树科技以4605万元中标。

据公开信息显示,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此前已多次中标重要项目。例如,宇树曾获得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馆等机构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智元也陆续中标珠海具身智能应用中心、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数据采集平台等项目。频繁获单的背后,是企业在技术产品化和场景适配能力上的持续打磨与突破。

资本市场活跃,半年融资总额超145亿元

从开年的春晚机器人群舞,到上半年的打功夫、侧空翻、马拉松,花活一个接一个频发,近期,随着人性机器人“炫技”视频发布频率有所下降,一度引发外界对赛道热度的质疑。然而,尽管舆论趋于冷静,资本市场热度不减。

7月以来,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融资事件数量就达到了16起,融资总额超45亿元。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投融资事件数达114起,累计融资总额超145亿元,双双超过2024年全年的92起和98亿元。

其中,仅7月21日,就有三家企业同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众擎宣布,7月该司完成了连续完成了Pre-A++轮以及A1轮融资,融资金额近10亿元。其中,Pre-A++轮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投,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财投参投。这将助推众擎在量产交付、产品矩阵拓展、具身智能应用落地等方面的强劲发展。日前,众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众擎已经收获了数百台人形机器人订单,正在抢时间交付中。

深圳逐际动力也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京东战略领投,并且将深化与京东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合作。不过逐际动力并未透露本轮融资金额。逐际动力表示,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工作,将于今年下半年公开销售。

此外,还有位于杭州的千寻智能,宣布完成6亿元PreA+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跟投。据悉,通过构建“资本+产业”的协同生态,千寻智能将进一步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的双向突破。

一口气投三家,京东大手笔押注具身智能

引人注意的是,这三家机器人本轮融资的领投方,都是京东。这也是京东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以来,在具身智能领域出手最为集中的一次。

在如火如荼的具身智能融资大潮里,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美团、滴滴、蚂蚁集团等互联网大厂都曾出现在具身智能企业投资人名单中,而且在多轮融资中都是领投方。

美团则是最显眼的投资方之一,落子可谓早、快、稳。7月,位于北京的星海图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美团龙珠联合领投A4轮融资,美团龙珠、美团战投联合领投A5轮。

据统计,2023年至今,美团旗下的基金累计出手8次,共投了7家具身相关公司。其中,美团“落子”的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如今都成为了具身智能企业第一梯队。

在业内看来,京东和美团在零售、物流领域等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为其布局具身智能提供了天然优势。仓储、分拣、配送、门店接待等多个环节对自动化与智能化有高度需求,人形机器人具备执行灵活、高度协作、长期值守等特点,恰可作为理想的落地载体。通过投资赋能上游机器人企业,这些平台型公司有望率先推动场景验证、落地转化与商业闭环。

众擎机器人。

融资之外,企业资本化布局正在提速

除了不断加码的融资消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动作也愈加密集。从并购重组到IPO辅导,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加速迈向资本化新阶段。

7月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计划收购上纬新材66.99%股份。待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控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CEO邓泰华。

该消息一出,不少业内人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会通过“借壳”上纬新材,成为具身智能第一股。事实上,早在年初,业内就已经传出智元机器人将要上市的信息。要知道,智元机器人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累计已完成8轮融资,融资轮次覆盖从天使轮到B+轮,是人形机器人企业中融资最多的一家,而最新一轮的融资,智元的估值已去到15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一哥”。

智元机器人目前拥有远征、灵犀、精灵三条产品线,涵盖交互服务、柔性制造、商用清洁机器人等产品。在今年1月6日,智元机器人曾官宣,其量产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其中人形机器人731台,轮式机器人269台。

另一炙手可热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也已经启动IPO辅导。据中国证监会官网7月18日披露,宇树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状态为“辅导备案”。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宇树科技注册资本3.64亿元,创始人王兴兴作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合计控股约34%。

宇树科技从9997元的消费级机器狗到65万元的高端人形机器人,产品覆盖三大市场。据王兴兴6月透露的消息,宇树科技年营收已超10亿元,估值突破百亿元。

从“亮相”走向“上岗”,从“融资”走向“量产”,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展会舞台,走向真正的产业一线。随着订单金额不断刷新,资本出手日益集中,企业资本化路径也在加速清晰。未来,在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持续拓展的推动下,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能否走出“火爆之后”的泡沫质疑,真正迈入规模交付的深水区,正在等待一场场“实战”来证明。

(图片均来自官方网站截图或受访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