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融媒讯(记者 侯增梅 通讯员 刘娜)从新鲜红嫩的西红柿到甜蜜多汁的西瓜,再到新晋“国字号”的优质小米……近年来,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通过科学改良、品种创新和产业带动,让曾经荒凉的盐碱地变成了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走进南木桥村,成片的西红柿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棚20米宽、200米长,一年能收20万斤果实。”种植户李爱学穿梭在自家的大棚里,看着挂满枝头的红彤彤果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谁能想到,这片高产的西红柿田,曾经是“十年九不收”的盐碱荒地。近年来,在农业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南木桥村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盐碱地改良方案,通过“挖沟排碱、有机肥改良、耐盐碱品种试种”等科学方法,逐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后的土壤富含大量有益微生物,能有效促进西红柿根系健康生长,增强植株抗病性。更难得的是,土壤中的复杂矿物质参与了西红柿糖分和风味物质的积累过程,使得这里产出的西红柿比普通品种口感更浓郁、甜度更高。
为了让村民种得好更卖得好,该村成立了果蔬合作社,搭建起产销对接桥梁。合作社与周边超市、电商平台签订订单,确保西红柿成熟后能及时销售。每到采摘旺季,大棚内外一派繁忙景象,村里的家庭妇女和老人纷纷加入分拣、包装队伍,每天能获得可观的收入。一辆辆满载西红柿的货车从这里驶向全国各地,盐碱地上的“西红柿红海”,真正成了村民的“致富密码”。
北木桥村同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这里的“主角”是甜蜜多汁的西瓜。李大江是村里的种瓜高手,他精心打理着三个大棚和露天瓜田,种植的4K、美都等达15亩。“1亩地西瓜产量8000斤左右,每斤价格3.5元左右。”李大江说。
吴其英也是村里的种瓜“能手”,今年是她种瓜的第七个年头。她坚持采用人工授粉、大豆做底肥的无公害种植方式,培育出的麒麟西瓜和町琦冰糖子甜瓜深受市场青睐。“西瓜不愁卖,还没熟透就被老客户提前预订了。”吴其英表示,盐碱地特殊的土壤环境,赋予了西瓜独特的甜味,让这些“甜蜜果实”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盐碱地的蜕变故事还在延续。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5年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双王城小米成功入选。这款引进自中科院的“中谷2号”优质品种,在高盐碱地环境中积累了高于普通小米30%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其外形饱满、色泽金黄,煮出的小米粥醇厚香甜,成为本地产妇的滋补佳品。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双王城这片曾经的盐碱地正焕发勃勃生机,为群众铺就一条通向幸福生活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