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 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美国政府日前悍然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还针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主要国家实施“对等”的高额关税,声称要解决贸易逆差和刺激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是以“公平贸易”为名、行讹诈打压之实的单边主义新工具,妄图通过极限施压谋取私利,对全球经贸合作秩序造成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美国滥施关税,大搞单边霸凌。 卢重光绘

冲击全球经济的“多米诺骨牌”

美国政府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逆全球化”的黑色风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并指出在美国关税冲击下的贸易紧张局势以及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5年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率预计为1.4%,其中美国、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计分别放缓至1.8%、0.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预计也将在2025年放缓至3.7%,持续恶化的全球经济环境将大幅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融资与偿债难度,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加大。

全球贸易前景因美国关税影响而趋于黯淡。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当前关税形势下,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计将下降0.2%,比“低关税”基准情形下的预测值低近3个百分点。北美地区货物贸易降幅尤为显著,出口预计将下降12.6%。预计服务贸易也将受到关税负面影响。世贸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服务贸易量将增长4%,较先前预期低约1个百分点。

“对等关税”还将引发“断链恐慌”,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风险进一步增大。美国运用关税手段强化对全球供应链的人为干预,扰乱全球供应链秩序,造成资源配置扭曲、技术扩散受阻,并导致既有供应链布局的重塑成本节节攀升。同时,“对等关税”迫使跨国资本的投资决策从效率导向转向安全导向,全球供应链合作面临被“小院高墙”切割的风险。

破坏国际规则的“腐蚀剂”

美国政府将“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挑起全球贸易战,其宣称的“对等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非歧视、约束关税等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则,致使全球经济再陷丛林法则,碎片化风险大幅升级,各国合作难度上升。“对等关税”彻底背离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破坏世界各国经贸合作所需的必要规则及制度保障,导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不得不面对短期失效、长期失序的艰难困境。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基础的多边关税承诺确保所有成员在透明、可预期和非歧视的环境下开展贸易和合作。这一原则和承诺要求成员或地区一方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将自动地给予各成员方。

而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却对不同世贸组织成员的同一商品设定不同进口关税率,明显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为满足一己之私而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4月9日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年度首次会议上,中国主动设置议题,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及其恶劣影响表达严重关切,呼吁维护世贸组织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得到欧盟、英国、加拿大、日本等46个世贸组织成员的赞同,多国共同反对美国单边贸易霸凌行径。

动摇国际关系的“大摆锤”

美国政府还将“对等关税”政策作为一种能与世界主要大国谈判要价、施压博弈的手段,意图增加美国在谈判桌上的战略筹码,迫使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或外交层面作出妥协让步。可以说,美国“对等关税”正在成为其撕裂国际关系的“战略武器”。

美国利用关税武器极限施压,加剧中美关系紧张态势。经过多轮关税加征,美方对大量中国商品所征关税已累计达145%,为全球最高,中美贸易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操作,使得两国战略互信持续走低,必然引起中国的坚决对等反制。部分观察人士表示,中美贸易战明显升级,要想缓和局势,必须付出与以往相比更多的努力。

在美国的盟友体系内部,“关税大棒”同样引发强烈抗议。日本首相石破茂4月21日在国会会议上强调,日本不会为达成关税协议而一味屈从于美国的要求。这被认为是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石破茂最强硬的表态之一。欧盟成员国面对美国“不合理且具有破坏性”的关税也表现出罕见的团结,欧盟4月9日以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了对部分美国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的决定。这一措施随着美国暂停加征“对等关税”而暂缓实施,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如果欧美之间的谈判破裂,欧盟仍准备通过加征服务业关税来向华盛顿施加压力。在“对等关税”冲击之下,美国传统盟友体系出现明显松动,信任危机进一步凸显。

反噬美国经济的“回旋镖”

美国“对等关税”的“保护幻觉”已被现实击碎。近期美国国内发起一份“反对关税宣言”,吸引近1700位经济学家和前政要联名签署,其中不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总统经济顾问等知名人士,他们批评本届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是对美国历史的曲解,是对国家当前经济状况的误读,是对美国经济弊病性质的误判。

“对等关税”正在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测算,“对等关税”实施后,若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也将下降0.6%;若其他国家进行报复,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高企的消费成本推高了美国的国内通胀压力,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路透社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只有37%的美国人赞成特朗普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处理,这比他第一任期的任何时候都要低。

所谓“制造业回流”更成镜花水月。巨额关税必然导致美国进口商品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在美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而且,受党派之争影响,美国存在政策朝令夕改的隐患,企业难以形成长期投资的意愿和信心。如此一来,“对等关税”不仅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极大地削弱了美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站在人类命运与共的十字路口,应该清醒认识到:以邻为壑的关税壁垒筑不起繁荣之墙,霸权思维的经济霸凌走不通复兴之路。美国“对等关税”是损人害己的倒行逆施。唯有坚守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才能驱散单边主义的阴霾,重回包容普惠、合作共赢的正道。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2日 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