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谢春晖

“没点车技,还真不敢把车往机械车库停。”

“我家小区也有机械车位,没人去停,现在也变成‘僵尸库’了,尤其是上层的车位。”

作为缓解停车难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立体机械停车库很常见,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等场所都能见到。

然而,现实中一些车主却对机械停车库有些“爱”不起来。

特别是在一些住宅小区里,车库出现了过道停满车,机械车位却空空如也的窘境。

小区机械车库为何会沦为“僵尸库”?如何才能让机械车库正常运转起来?

这两天,潮新闻记者带着问题走访了杭州一些小区,也听取了行业专家的意见。

小区里的机械车库,部分上层车位成了“僵尸位”

杭州上城区三里亭附近一小区,地下停车库内全部安装着两层的机械立体停车库。

5月7日,记者走访时看到,该小区机械车库仅下层在使用,上层全部停用,有的上层车位还堆了杂物,部分操作面板也被拆除了。

三里亭附近一小区机械车库上层车位停用。记者 谢春晖 摄

一处立柱上贴着出租车位广告,记者打过去后,一名业主接起了电话。“车位是我家的,可以出租。”

他坦言,上层的车位“老早不用了,拆也拆不掉”。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杭州对于新建住宅的停车泊位数量有一定的配建要求,过去不少住宅交付投用时,将机械车库作为配套设施一并交付。

有的上层车位还堆放了杂物。记者 谢春晖 摄

小区里机械车位使用率偏低的状况并不少见。

“刚开始确实感觉挺现代的,但日子久了,机械车库变成了负担。”杭州一名业主钱先生告诉记者,他家所在的小区,交付至今已超过20年。“机械车库老早不用了,现在就是个摆设。”

据他了解,这些机械车位“荒废”之后,现在没有人维护,居民也不太关心。

目前,他所在的小区里,绝大多数车都停在地面车位上。“车位蛮紧张的,有时候车位停满了,有的车就找个角落‘塞’一下。”

徐先生说,如果机械停车库能用起来或者拆除,就会多出一些车位,但现实却是这并不好实现。

停不进的困扰与拆不掉的窘境

“除非真的找不到车库,否则我肯定不会去停机械车库的。”

杭州市民小徐开着一辆新能源车,虽然有5年多驾龄,但对机械车库仍心有余悸。

他说,停机械车库太考验车技了,倒车入库时轮胎很容易蹭到机械车库底部的铁质围挡,影响轮胎使用寿命。“我有一次倒车时没留意,反光镜还蹭到了机械车库的立柱上,直接就掉下来了,修车花了三四千。”

走访时,不少车主都表示,不太喜欢把车停入机械车库内。很多人认为,相比传统的地面停车位,在机械停车库泊车时要求更精准。

也有一些车主对机械立体停车库的安全性有顾虑。

刚买车不久的杭州姑娘小李说,她在社交平台上看过机械车库发生的事故,比如二层车库的车子翻下来砸中了一层的车,或者车门在立体车库升降时意外被压变形,因此她不敢尝试停机械车库。

从事机械车库设计已有25年的浙江诺力车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明告诉记者,车主反映的停不进的问题主要与机械车位设计标准滞后有关。

“早期的机械车位设计标准参照的是普通家用燃油车,规格偏小,如今汽车尺寸变大,新能源汽车普及,当初的标准已跟不上现在的发展。”

梁明表示,还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低成本,选用落后、低劣的机械停车设备,也对机械车库的整体口碑造成了一定影响。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许多小区的机械车库产权属于开发商。“作为一种固定资产,不能轻易拆除。而且拆除后,会导致车位数量不符合配建要求。”

记者注意到,202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指标标准》中提到,新建住宅建筑不应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商业建筑停车场(库)配置的机械停车位数不宜超过其配建停车位总数的40%,其他建筑工程不宜超过其配建停车位总数的60%。

如何让机械车库不“鸡肋”?专家有话说

机械车库并非“鸡肋”,关键在于如何设计规划和规范管理。

在杭州,有的机械车库利用率较高,而且缓解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5月7日傍晚,记者在位于拱墅区大关西苑的一处立体机械停车库看到,这里的车辆进进出出,停放有序,车库管理员协助着车主规范泊车。

大关西苑利用率较高的机械车库。记者 谢春晖 摄

“停车位基本都租出去了,主要是租给周边小区居民的。”该立体停车场管理员说,他们24小时候轮流管理这片车库,负责调配立体车库的车位、协助业主取用车。

一位来停车的小区业主告诉记者,这里的机械停车库可以按年或按月租赁。

“按年租是4800元一年,月租是500元一月。”业主说,租金比小区内停车包月稍贵一些,但能够确保每天一定有车位停。

梁明表示,有的机械车库设计标准有所更新,做到了加大、加宽、加重,更利于车主停放,因此具有较高的利用率。“现行的机械停车设备应更新设计标准,并进行升级和改造,比如以前的机械车位宽度多为1.8米,现在应做到1.9米到2米;承重量应做到2.5吨及以上。”

大关西苑利用率较高的机械车库。记者 谢春晖 摄

此外,智能化改造也有助于提升停车体验。“当前机械停车设备技术正在更新迭代,像是平面移动、垂直升降类智能车库、全自动车库的用户体验较好,已在不少商场、酒店投入使用。”梁明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告诉记者,要解决已有的机械车位变“僵尸位”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新设计标准、优化管理、提高运维效率和合理配置车位资源等措施,提高机械车位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他建议,从优化定价策略着手,可适当降低停车费用,或推出优惠套餐,吸引更多车主选择。

此外,他认为改善设施与环境,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还可以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车位预订、在线支付、自动识别车辆等功能,能够实时监控车位的使用状态,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合理安排车位资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