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清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人头攒动。许多人早早赶来,只为等候一场特殊的义诊——国家巡回医疗队的专家把医疗服务送到基层。
“听说这次来的都是‘国家医疗队’的大专家,我一早就带着母亲的检查片子来排队。”宽甸居民洪振国语气难掩激动,“这样的专家,就算我去省城也未必能挂上号。现在他们来到‘家门口’,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为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在省卫生健康委协调、指导下,国家巡回医疗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于9月8日正式进驻宽甸满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三周的巡回诊疗工作。医疗队将通过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全力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共组建了82支国家医疗队。我们作为辽宁省内唯一一支国家医疗队,此次精心选派了8名政治素质过硬、技术水平优良、医德医风端正的专家,专业覆盖精神医学科、儿科、中医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党委书记汤艳清带队将医疗队送至宽甸,并以精神医学科专家身份参与义诊。看到义诊桌前排起的长队,她深切感受到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分管医疗副院长许巍同样感慨良多:“除了常规门诊、教学查房、手术,我们每名队员都带着明确任务而来——要与当地医生深入对接,推动建立专病、专科联盟,实现危急重症患者上转、慢病患者下管,真正打通双向转诊通道。我们不仅要传递技术,更要传递科学的临床思维和方法,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义诊现场,宽甸中心医院儿科医生于永川一直站在许巍教授身后,认真观摩、飞快记录。“今天又学到了很多,特别实用。”从医25年的他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刚才有个孩子老是喉咙呼噜、咳嗽,我们首先考虑是肺部问题,但许教授仔细问诊后判断是吞咽不协调的问题。这种诊断思路太值得借鉴了。”
“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圆满完成此次国家巡回医疗任务。” 汤艳清表示,“巡回医疗不是一时一地的临时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常态化医疗帮扶任务。下一步,我们还会根据百姓的实际需求,持续增派心内、呼吸、超声科等专家开展帮扶,真正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身边。”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张良海在巡回医疗现场表示,除国家医疗队外,今年我省还组建了省、市、县三级医疗队赴基层开展巡回医疗,其中47支省级医疗队将实现县域全覆盖。各级医疗队将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打通医疗资源下沉通道,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通过“真巡、真帮、真服务”,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做好为民服务健康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