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记者焦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这个“五一”假期,在社交平台上,“拼假出游”成为热门话题,这种超长假期的拼接激活了长途出行需求,展现出对文旅消费的带动效应。此外,“演唱会经济”持续火爆,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
“五一”假期开启前,“拼假出游”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不少人设计或者参考“10天版”或“11天版”超长假期攻略,将法定假期与年假灵活拼接,让自己来一场长途深度旅行。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随着深度旅游成为大趋势,“五一”期间文化与自然深度体验需求显著增长。海南澄迈、陵水等亲水游目的地“五一”热度明显上升;去广东体验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去贵州安顺和黔南感受少数民族村寨等,也成为热门选择。
美团研究院研究员乔思介绍:“‘五一’拼成‘大长假’,也带火河西走廊环线、甘青大环线、九寨沟环线等热门长线游线路。‘五一’节后一周机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90%,展现超长‘拼假’对文旅消费的带动效应。”
同程旅行数据也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机票单程均价同比下降约11%,出行成本降低激活了大众旅游需求。同程旅行门票玩乐事业部CEO陆宇杰表示,随着区域交通网络完善与特色文旅产品创新,全民共享的“大旅游时代”正加速到来。
陆宇杰介绍:“长距离出行占比攀升,1200公里以上的航线占比近70%,较去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至三亚、上海至乌鲁木齐等航线热度攀升,印证‘走得远’成为假期出游关键词。在热门景区榜单中,既有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等主题乐园与山岳景区,也有四川九寨沟、苏州拙政园等老牌景区,反映出消费者在假期选择中寻求差异化体验的深层需求。今年‘五一’假期数据印证旅游消费从‘小众享受’转向‘大众刚需’,供给端的价格理性回归与需求端的体验升级,共同推动市场扩容。”
今年“五一”假期,年轻人的出游需求也更加凸显个性化。听音乐会、出海捕鱼、探秘热带雨林、乘坐热气球俯瞰神州大地、环中国打卡边境线的“国门游”等成为热门玩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预计将超过百场,观众人数将超过200万人次,预计带动酒店旅游消费20多亿元。
乔思说:“平台演唱会、音乐节专享景区门票产品订单同比上涨近1倍,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联动效应。热门演唱会目的地有北京、青岛、银川、广州、武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我们也上线了‘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专题活动,助力‘五一’文旅经济长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唐承财认为,演唱会经济表现出“强社交、重体验”的特点,成为促进城市文旅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升级的重要路径。
唐承财说:“演唱会经济激发了城市多维度消费,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需求不断增加,与观演相关的即时性消费暴增。同时,相关政策优化,如‘凭演唱会门票免费游景区’等政策使得演唱会与景区联动引流,促进城市文旅业态深度融合,文旅消费升级。”
唐承财还表示,假期拼假攻略折射出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游客通过拼假的方式获得更宽松的出游时间,长线游和深度游的旅游市场得到激活,沉浸式旅游需求增长显著。
唐承财说:“预计今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在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上都能迎来新的突破,同时在旅游多元化需求增长以及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文旅市场的产品供给质量及服务水平将得到较大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