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肥在线】

4月17日,记者从合肥高新城发集团获悉,随着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北区最高单体建筑G1楼屋面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总共8栋单体全部封顶。项目通过加快打造安徽省“工业上楼”试点样板,实现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化利用,助力新兴产业“垂直生长”。
新型建造技术搭起“空中厂房”
所谓“工业上楼”,是指让企业在“摩天工厂”或“空中厂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它不是简单的厂房堆叠,而是实现生产空间从平面到立体转变的系统工程。在寸土寸金的地区,可以改变过去“摊大饼”式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
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北区作为安徽省首批“工业上楼”试点项目,位于高新区将军岭路与湖光西路交口东北角,占地约179亩,总建筑面积约24.7万平方米,于2024年1月开工建设。
据了解,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北区是集研发、生产、运输于一体的综合产业楼,后期将用于重型设备制造、汽车装配等工业生产,楼面需要承载大宗货物和各类重型设备及车辆。
针对大规模、高标准的厂房设计需求,项目建设单位合理运用新型建造技术和新材料,搭起牢固的“空中厂房”。
项目施工负责人表示:“高层工业厂房通常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和梁的施工会影响项目生产进度。因此,在符合结构安全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我们采用预制叠合楼板、叠合楼梯等新型结构形式,提前将楼板及楼梯在加工厂预制完成,直接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节约施工工期,提升工程质量。”
助力新兴产业“垂直生长”
针对区域制造业产业优势,南岗科技成果加速器北区聚焦智能制造与中试生产,主要建设高层、多层厂房、配套服务设施等,预计2026年5月全面竣工,项目投用后,预计年度总产值6亿元,税收超过4000万元。
“工业上楼”的工业园是被“叠”起来的,让企业在高楼中进行工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实现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化利用。通过“工业上楼”的方式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厂房,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新兴产业的个性化生产需求,吸引先进制造业企业入驻,助力新兴产业“垂直生长”。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安徽省首批“工业上楼”试点工程,项目能够让企业在高楼中进行工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有效破解用地供需难题。对比单层厂房土地利用率,“工业上楼”模式下的土地资源将被最大化集约利用,实现“向天空借空间、向天空要效益”。
下一步,高新城发集团将以“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和“合肥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标准,强化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提升项目施工质量水准,加快项目施工建设速度,尽快完成主体结构全面验收,确保项目按期竣工投用。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吴奇 通讯员 金灿 丁晓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