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交出亮眼答卷,实现“零”污染天,优良天比例达到100%。当月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0.0%,为历史同期最佳。这也是2013年国家新监测标准实施以来,我市首次实现4月“全员好天”。

4月15日拍摄的沈阳南湖公园。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数据显示,1-4月,我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7%,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46.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3.0%;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上述三项国考指标,均达到正常生产生活情况下的历史同期最优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治理管控措施。在燃煤治理方面,协同相关部门推动燃煤锅炉淘汰10台,完成燃煤小锅炉整改38台,完成生物质锅炉淘汰18台。在秸秆管控方面,通过卫星、巡查、视频等手段共发现交办火点568处,未出现本地秸秆焚烧引发的污染天气。在移动源管理方面,取消老旧营运柴油货车营运资质308辆(含以旧换新),淘汰注销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1761辆,乘用车以旧换新累计4656辆,检查柴油货车4068辆。此外,还实施了VOC“夏病冬治”、科学开展污染天气应对处置等工作,多管齐下守护了城市蓝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宏伟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